一、会议厅建声要求
1、会堂、报告厅和多用途礼堂的观众厅音质主要应保证语言清晰,厅内各处还宜有合适的相对强感(强度因子)和均匀度。观众厅内任何位置不得出现回声、多重回声、颤动回声、声聚焦共振等特点,且不受设备噪声、放映机房噪声及外界环境噪声的干扰。
2、观众厅的容积超过1000m³时宜使用扩声系统,并应把扬声器位置作为主要声源点。
二、观众厅体型设计
1、观众厅平面和剖面设计,在声源为自然声时,应使厅内早期反射声声场均匀分布,到达观众席的早期反射声相对于直达声的延迟时间宜小于或等于50ms(相当于17m)。
2、观众厅的每座容积宜为3.5-5.0 m³/座。(注:对有台口镜框式舞台的观众厅,其容积计算按舞台的大幕线为界限。)
3、设有楼座的观众厅,眺台的出挑深度D不宜大于楼座下开口净高度H的1.5倍。
4、以自然声为主的观众厅,每排座位升高应根据视线升高差“C”值确定, “C”值宜大于或等于12cm。
三、观众厅混响时间
观众厅满场混响时间的选择符合下列规定:
● 在频率为500-1000Hz时,宜采用图1所示对不同容积的合适混响时间范围。
● 混响时间频率特性,相对于500-1000Hz的比值宜符合表2的规定。
● 混响时间应分别对125Hz、250Hz、500Hz、1000Hz、2000Hz、4000Hz六个频率进行估算,估算值应取两位有效值。
四、混响时间对室内音质的影响
混响时间短,表明以直达声、早期反射声为主,可提高语言清晰度,但过短的混响时间,声音会显得干涩、响度变弱;混响时间长有利于声音丰满,但过长的混响时间会降低声音的清晰度即语言可懂度。一般的概念是语言节目为主的厅堂,混响时间适当短些,以提高可懂度;音乐演出的厅堂可适当长些,以增加丰满度,但一定要掌握好“度”的问题,作为会议厅,一般推荐的参考混响时间为1.0~1.2秒。
五、会议室的声学装修注意事项
室内声学与室外声学有较大的区别,众所周知,室内音质效果与室外是不一样的,首先同样的声源在室内比室外响,这是由于室内壁面产生的反射起着叠加的作用;其次室内和室外声场不同,在露天室外,离声源距离越远声音越小,而室内在一定范围内相差不大,这是由于壁面反射对声音吸收少,声能损耗小的缘故。
根据室内声学理论,在室内的声音分为直达声、早期反射声和混响声三种。按到达人耳的顺序,首先是直达声,其次是50ms 期反射声,zui后是50ms以外的声波经过室内界面多次反射形成的混响声。
1、建议房间四周墙壁以波纹吸音墙壁造型为主。同时尽量避免所有墙壁表面处于同一高度,尽量增加墙面整体表面的不平,以zui大化加强吸音效果。具体办法:可在墙壁上作出装修造型或挂上壁毯以及其他饰物。
2、房间地面建议用较厚并透气的地毯,此种设计对音频信号的高频部分可产生很好的吸音。防止声反馈现象的发生。
3、在房间顶部同样尽量避免所有顶部表面处于同一高度,尽量增加房顶整体表面的不平。同时非常好使用有空吸音板来作主装修材料。
4、在窗帘的选择上尽量采用较厚的类似天鹅绒之类的布料,同时安装时离窗户距离尽量大于15厘米。营造出一个空腔可以有效的吸取低频部分。
5、房间里尽量选择布面或绒面材料的座椅。另外,会议桌本身就是一个极易被人忽视的大的声反射体,并且在目前并没有一个很好、很有效的解决办法,只有尽量减少会议桌的表面积如做成圆桌型、圆弧型等。
6、所有的吸音材料不能使用同一种,避免在整个房间中对某段音频过多的吸收,而造成整个音频信号的缺陷。
7、针对房间中易外泄声音的门窗等,需要加厚。有条件的尽量进行双层处理。经常进出使用的大门需闭合严密,尽量密闭。同时尽量采用在构造上中空有填充物(吸音棉)厚实的大门,以防止声音外泄。
六、施工项目——会议室(例)
● 隔声:KMH- 隔音墙、KMH- 隔音吊顶、浮筑地面、隔音观察窗、隔音门 ( 钢质隔声门、软包隔声门)
● 吸声:常规吸声材料、二次余数反射体、低频陷阱、亥姆赫兹共振、薄板共振吸声
● 造型:防止两面平行墙之间的驻波现象
● 电气:照明系统、电源系统
● 通风:新风系统
● 消防:安全指示、烟感、喷淋、消防报警系统
● 布线:视频监控、音视频线路等敷设